2016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
2016年,质检总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经济结构、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战略部署,以及节能减排、重点产品质量提升、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要求,坚持依法行政,紧紧围绕“抓质量、保安全、促发展、强质检”的工作方针,认真组织开展了日用及纺织品、电子电器、轻工产品、农业生产资料、机械及安防、电工及材料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、食品相关产品等8大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。
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176种。其中包括:玩具、羽绒服装、床上用品、针织内衣、童车和皮革服装等19种日用及纺织品;安全隔离网闸、黑白复印机、吸油烟机、电热毯、微型计算机和厨房机械等36种电子电器;皂类、牙刷、卫生纸、纸尿裤、卫生巾和湿巾等22种轻工产品;胶合板、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、人造石、陶瓷坐便器、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等27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;农用薄膜、农药、玉米联合收割机、氮肥、铡草机和微耕机等14种农业生产资料;热能表、手提式干粉灭火器、冷水水表、可见分光光度计、汽车轮胎和机动车辆制动液等26种机械及安防产品;钛及钛合金板材、铅酸蓄电池、电线组件、电力变压器、架空绝缘电缆和镁碳砖等26种电工及材料产品;接触食品的消毒剂、塑料材质-接触乳制品的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、玻璃材质-接触食品的容器、纸材质-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、橡胶材质-接触食品的密封件和金属材质-接触烘焙食品的生产设备等6种食品相关产品。
全年共抽查23152家企业生产的23851批次产品,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1.6%。从近5年的抽查情况看,产品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9.8%、88.9%、92.3%、91.1%和91.6%,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,2016年同比2015年提高了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2016年加强了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,全年共抽查2413家企业生产的2919批次产品,抽查合格率为97.6%。
从企业生产规模来看,全年抽查的大、中、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1.1%、18.5%、70.4%,与往年抽查比例相比,加大了小型企业的抽查力度,产品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6.1%、93.6%、90.3%,占产业主导的大、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基本稳定,小型生产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同比上升了1.3个百分点。
从不同产品抽查合格率分布情况看,2016年抽查合格率为100%的产品种类占总量的6.2%,同比2015年下降了6.4个百分点;抽查合格率在90%以上的产品种类占总量的61.9%,同比2015年上升了6.5个百分点;抽查合格率在80%以上的产品种类占总量的92.0%,同比2015年上升了7.8个百分点。抽查的176种产品中,有109种产品抽查合格率在90%以上,仍有14种产品抽查合格率低于80%,其中电磁灶产品合格率最低,仅为28.8%。2016年抽查合格率提高幅度最大的产品是电力变压器,抽查合格率为96.6%,同比2015年提高了29.9个百分点;抽查合格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是烟花爆竹,抽查合格率为52.3%,同比2015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。
2016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。一是加强消费品监督抽查。抽查了120种消费品,占全年抽查产品种类的68.2%,抽查企业数和批次数均超过了全年抽查企业及产品总数的50.0%以上。共抽查15694家企业生产的16389批次消费品,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1.1%;检出1465批次不合格消费品,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8.9%。二是加大跟踪抽查力度。全年抽查的产品中,除皮革服装、小功率电动机、电线组件、运动头盔、LED控制装置、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、口罩等17种产品为近3年来首次开展国家监督抽查,其余产品均对以往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了跟踪抽查。三是突出抽查集中产区。结合产品区域分布特点,对皮鞋、旅行箱包、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、卫生洁具、消防应急灯具、三相异步电动机、电线组件、胶合板、刨花板、消防水带等55种产品集中产区的生产企业进行了重点抽查。
针对2016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,质检总局已经责成各省(区、市)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,认真做好后处理工作。同时,将全年抽查不合格产品情况通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,采取有力措施,督促企业依法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,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,切实维护产品质量安全。
下一步,质检总局将依法履职,认真组织开展2017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,并按照政务信息公开要求,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全部向公众公开,依法处理产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,督促企业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,促进提高产品质量整体水平。